第9节 决死之战(2 / 2)

新明史 闪烁 2555 字 4个月前

两兄弟相互点了下头拿定了主意。也就在日军到达之前一日卫广率领五千骑兵离开了安州城另外还有五千火枪兵一万步兵赶往了同仁关提防日军绕过安州直取同仁关。而卫平这留在了安州开始全面加固城防。

宇喜多秀家与小早川隆景两人率领日军浩浩荡荡地开到安州城下时日军立即就包围了安州并且开始建造攻城设备与器械。丰臣秀吉送来的火炮也都派上了用场不时地向城内的明军进行炮击打乱明军的防御部署。到这个时候宇喜多秀家与小早川隆景两人都没有认识到明军不但换了主帅而且还增强了很多的兵力!

面对日军的炮击卫平有种笑不出来的感觉在他的眼里这算什么炮击?十多门火炮在那有一无一地打着这都算是炮击吗?当年卫平在朱祁钰的手下一次就是两百多门火炮一起用上那才叫真正的炮战!不过卫平并没有急着还击日寇众多如果让他们现明军有强大的火炮的话那后面的奇袭就难以奏效了。所以卫平一面让人隐蔽好躲避日军炮击一面迅地变换着炮兵阵地将火炮都运到了日军最为集中的南门方向上来准备给日军一点颜色看看。

到下午日军的工程器械也造得差不多了炮弹也消耗得七七八八见到城内的明军没有反击而且城墙上的明军数量并不多宇喜多秀家与小早川隆景两人心里大喜都认为明军经过前三次战斗元气大伤此时已经无力应战。两人也没有多考虑立即就命令日军从安州的四个方向上同时动了进攻!

数万日军从四个方向上几乎同时杀了上来很显然日军采用的是标准的人海战术。这在火器不达的战争中还是很有用的毕竟人力过了一切。可是在明军与蒙古军队的战争中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人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增加伤亡并不能带来多少好处!蒙古骑兵的人海战术还有度的优势野战中对明军的威胁很大。现在明军据坚城防守而且日军的步兵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度那他们的结果必然更加悲惨!

当南门外的日军距离城墙还有三百步的时候卫广果断地下达了作战命令。隐蔽在城墙上的四千名火枪手几乎同时站了起来分成四列有条不紊地用火枪射击着推进的日军。几乎同时后方的八十多门火炮几乎同时开火这些火炮都采用高仰角射击的方式当成批的炮弹砸在了日军阵营中的时候日寇慌张了!

明军竟然有火炮!这恐怕是当时每一个日寇包括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这些将领的第一想法吧!小西行长黑田长政他们都说明军没有火炮而且在小早川隆景上一次的进攻中明军也确实没有火炮!

等到几个日寇匪反应过来的时候卫广的炮兵已经连续射了十多轮炮弹上千炮弹落在密集的日军阵营中间造成的伤亡是非常恐怖的再加上城墙上火枪手的连续射击第一批进攻的日寇甚至还没有到达城墙下就全军崩溃了!

打到这个地步日军几个将领都立即下令停止进攻这仗是没办法打了毕竟明军火力猛烈日本武士就算都是不怕死的人可并不是打不死的人!

见到日寇纷纷撤退卫平下了第二道命令让隐蔽在城墙上的二十来门火炮立即集中活力对准日军炮兵阵地轰击!原本日军的火炮射程就不如明军火炮现在明军火炮又是自上而下的攻击射程又提高了不少。在明军炮兵的精准炮击中那十多门日军火炮全数被摧毁数百名日军炮手也做了陪葬品!

第一天的战斗打到这里也就草草的结束了。在明军强大的炮火面前日军撤退了五里并且撤消了对安州城的包围。几个匪一聚头立即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以小西行长为代表的几个将领要求撤军显然明军主力已经入朝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的火炮这仗没办法打下去了。如果退保平壤的话还能与明军讲和。到时候是打是和再来做出决定。而以小早川隆景为代表的几个将军则认为应该继续进攻既然安州打不下来那就找别的地方打通往义州的道路又不仅仅只有这一条!

显然小早川隆景的威望比小西行长高多了而且他又是前线副帅宇喜多秀家则是个没有多少头脑的年轻人把指挥作战的事情也都交给了小早川隆景去办了。最后日军决定暂不撤军除了派小西与黑田的两个兵团去牵制安州城内的明军之外其他五个兵团杀向同仁关切断安州与北方的联系进军义州!

做出这一决定之后日军休整两日立即就返身北上。 小西行长与黑田长政的两个兵团摆在了安州城外不时地骚扰一下城内的明军。而当日下午小早川隆景就率领另外五个兵团到了同仁关外直逼定州。

同仁关是定州南面十里清川江上的一处重要关隘。这里也是朝鲜北部义州之南唯一的一处险关了如果同仁关失守那么定州与义州将无险可守!而同仁关其实只是一处险要的渡口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卡。之前这里只有五千明军防守不过现在这里的守军已经增加到了三万人马其中明军两万五千人包括一万的火枪兵!

当日军到达清川江南岸的时候明军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路上日军的行踪都被明军的探子所掌握各路的情况都及时地送到了各地明军将领手中。听闻八万日军杀奔同仁关而来当地明军立即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清川江虽然不是一条大江不过此时正好夏末是雨水最多的时候水流非常的湍急。而清川江上的那座桥梁早就被明军给拆了渡河用的索道也被拆得只剩下了几根铁链渡口则由明军主力防守。当日军看到主动出来迎战的明军时心里也是大骇怎么这里也有这么多的明军?